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3D打印的塑料部件作為可用部件用在各個領域。有時候您可能會覺得這不一定是個好主意。畢竟,3D打印的部件由于是層積而成的,有的時候可能強度不如注塑件,所以很多人會在把它用在關鍵位置之前三思而后行。畢竟如果貿(mào)然讓這些部件,比如說處于強大的壓力之下,不知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而要回答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其進行測試。這正是研究人員兼3D打印愛好者Martin Baumers和他的團隊想要回答的問題。在過去幾個月里,他們一直致力于一個名為Deep-Z的項目:這是一個由私人資助的非學術、實踐性的研究項目。目標?“要了解3D打印是否可以用來構建深水勘探的低成本設備。”Baumers在該項目的網(wǎng)頁上寫道。為了驗證這一點,2015年5月,他們派出了3D打印的潛艇(由樂高玩具潛水員“駕駛”),潛入了一座大湖的深處。這個湖是又大又深的d’Iseo湖,位于意大利北部。
測試結果獲得了成功。這個3D打印的玩意兒沉入了d’Iseo湖底最深達到200米的位置沒有出現(xiàn)任何問題,在數(shù)千加侖的巨大水壓下沒有出現(xiàn)一點分崩離析的跡象。這意味著3D打印部件確實可以用于與深水有關的應用。
據(jù)Baumers解釋說,該項目一開始就為一臺GoPro相機3D打印了一個防水的外殼,用這臺相機來拍攝由樂高人物駕駛的3D打印玩具潛水艇的深水之旅。Baumers把潛艇綁在了一根金屬線上,并在潛水艇的上方裝了一個耐壓的LED等以便于相機拍攝。“我們沒有在相機里使用任何干燥劑(吸水物質),這臺GoPro Hero相機已經(jīng)有了防水的外殼。此外,我們認為,在200米左右的深水里,任何設備故障都會摧毀掉相機。為了確保樂高潛水員停留在他的潛艇里,我們使用了環(huán)氧樹脂把他牢牢粘在了座位上。”Baumers說。
這臺小小的3D打印機潛艇以及相機和LED燈的外殼都是使用尼龍材料,用SLS(選擇性激光燒結)3D打印技術制成的。“這種是一種相當強的塑料材料,其生產(chǎn)出來的部件可用于要求較高的應用。”Baumers說。這些部件的所有STL文件都可以從項目的網(wǎng)頁上免費下載。
盡管最終的結果很清楚,無論是3D打印的相機外殼還是潛水艇都經(jīng)受住了考慮。但是我們還是覺得在得出明確的結論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不同的測試,比如這次是在淡水中,那么在海水里結果到底怎么樣呢?不過這無疑為3D打印技術的應用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也許3D打印水下無人機指日可待?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