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支付寶客戶端新上線了一個服務窗“一鍵呼叫無人機”。在支付寶界面上,用戶可隨時預訂無人機服務,然而,這臺被呼叫來的無人機不干別的,是去田間地頭為農戶“灑農藥”。
眼下正值農忙,不少農戶為自家早稻的病蟲害操心,然而,近年來,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農業(yè)領域,技術遍地開花的同時,也為老百姓的餐桌帶來不少變化。
智能育種、手機APP施肥澆水、物聯(lián)網監(jiān)控管理、農產品質量追溯……如今智能技術已經覆蓋了一株菜苗從萌芽到生長到結果的全過程,甚至當送到人們餐桌上時,還能追溯到它的生長軌跡。
智能農業(yè),當下正熱??此契r有接觸的行業(yè),事實上正悄悄影響著你我的餐桌。
一分鐘可灑完一畝地
無人機植保已是大勢所趨
支付寶推出的無人機灑農藥項目,收費10元/畝,目前業(yè)務已覆蓋7個省份。事實上,無人機灑農藥在如今的農業(yè)領域已不稀奇。
今年6月1日,浙江農飛客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這家以無人機植保為主營業(yè)務的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3萬畝的作業(yè)面積,其接受度可見一斑。
早在2014年年初,余杭瓶窯鎮(zhèn)華農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就已引進一架八旋翼無人機,用于農作物植保。如今,杭州已有多家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采購了不同型號的無人機,用于水稻、油菜、小麥及茶園的植保作業(yè)。
浙江省農機局產業(yè)發(fā)展科科長竺錫雅介紹,無人機在農業(yè)領域的應用是大勢所趨,眼下已有不少企業(yè)和農業(yè)專業(yè)服務隊提供無人機植保服務,也有農戶自己購買無人機用來灑農藥。
目前來看,無人機在植保作業(yè)上的功能主要是給農作物灑農藥、肥料。之所以受到農戶歡迎,還得歸功于無人機的工作效率。竺錫雅表示,如果人工噴灑農藥,以一畝地為單位,一個人需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對無人機而言,也就幾分鐘的事。從成本上說,不算藥物等成本的話,無人機噴灑一畝地的成本在10-20元之間,可能只是人工成本的1/10,這對農戶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
竺錫雅也提到,無人機灑農藥眼下還在試驗探索階段,噴灑效果無法判定,且駕駛安全性也有待觀察。
智能元素的符號
幾乎伴隨了蔬果的“一生”
除了稻田莊稼,蔬果也是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事實上,蔬果的育種到成熟,智能元素也是整個過程中抹不去的符號。
楊夫根是一名有著20多年種植經驗的菜農,五年前接觸智能農業(yè),如今的他已經是浙江浙農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理,管理著8000多平方米的育苗基地,辣椒、番茄、西瓜等蔬果一應俱全。成千上萬的蔬果也在這里度過從萌芽到成苗的“前半生”。
與早年相比,如今楊夫根去種植基地的次數(shù)并不多。平日里,他只需通過物聯(lián)網的視頻監(jiān)控,就能全方位觀察基地?;乩锏乃室惑w化設備,調溫、澆水等工序都能通過手機調控一鍵完成。
“我經手過的菜苗,都是健康、綠色的。”在楊夫根眼里,如今的智能農業(yè)不僅解放了人工,更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在他的智能種植大棚內,凍害、蟲害鮮有發(fā)生。浙農農業(yè)科技每年的育苗量近2000萬株,這些菜苗結果后,粗略估算,能滿足杭州市區(qū)所有家庭一天的蔬果需求。
其實,智能農業(yè)不止體現(xiàn)在種植上,在浙江中農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藍圖中,“智慧農資平臺”的搭建顯得尤為重要。公司董事長裘進介紹說,在這個平臺上,有網上專家醫(yī)院,隨時為受蟲害困擾的作物會診;進入市場后的農產品還能通過平臺追根溯源,保證產品質量。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